苻坚伐晋

南国山河不易图,投鞭欲使断江流。
骄兵百万填淝水,狼狈归来国已休。

现代解析

这首《苻坚伐晋》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讲述了一个因骄傲自大而惨败的历史故事。

前两句"南国山河不易图,投鞭欲使断江流"描绘了前秦皇帝苻坚的狂妄自大。他想征服南方的东晋,甚至夸口说把百万大军的马鞭扔进长江,都能阻断江水流动。这里用"投鞭断流"这个夸张的比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苻坚的盲目自信。

后两句"骄兵百万填淝水,狼狈归来国已休"则展现了惨痛的结局。苻坚的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士兵们仓皇逃命时把淝水都堵塞了。最后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狼狈逃回,国家也因此走向衰亡。

全诗通过"投鞭断流"的豪言与"填淝水"的惨状形成强烈对比,用短短28个字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兴衰故事。它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力量,如果被骄傲蒙蔽,都可能瞬间崩塌。这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的手法,让历史教训变得格外深刻而生动。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