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仲姬墨竹
绿窗无长物,树蕙与滋兰。
光风布淑气,扬扬畹亩间。
窗外何所有,修竹万千竿。
密叶敷午阴,劲节当岁寒。
方欣同臭味,且以报平安。
吾妹忽来顾,绿纱生薄寒。
幔结贻佩纕,重重青琅玕。
写真一挥洒,翰墨犹未乾。
古意镇长在,高风渺难攀。
况有斐比德,懿名垂不刊。
光风布淑气,扬扬畹亩间。
窗外何所有,修竹万千竿。
密叶敷午阴,劲节当岁寒。
方欣同臭味,且以报平安。
吾妹忽来顾,绿纱生薄寒。
幔结贻佩纕,重重青琅玕。
写真一挥洒,翰墨犹未乾。
古意镇长在,高风渺难攀。
况有斐比德,懿名垂不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文人雅趣的生活场景,通过竹子和兰蕙等意象,展现了高洁的品格和兄妹情深。
开头四句写的是诗人的居所环境:绿纱窗前没有多余的杂物,只种着芬芳的兰蕙。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花草,让整个庭院都充满了美好气息。这里"树蕙滋兰"不仅是实写种植花草,更暗喻培养高尚品德。
接下来六句聚焦窗外的竹林:千万竿修竹挺立,茂密的竹叶在正午投下清凉,坚韧的竹节经受着岁末严寒。诗人说这些竹子与自己志趣相投("同臭味"),还能传递平安消息。这里用竹子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
后六句转入温情场景:妹妹突然来访,她的到来让绿纱窗都透着丝丝凉意。她赠送的佩饰和层层叠叠的竹画("青琅玕"指美玉,这里比喻精美的墨竹画),都是珍贵的礼物。妹妹现场挥毫作画,墨迹都还没干透。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画中古雅的意趣永远留存,妹妹高洁的风范令人仰望。更何况她还有美好的品德,这样的美名必将永远流传。全诗通过描写竹子的刚毅和妹妹的画艺,赞美了高洁品格与手足之情,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