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一

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
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
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
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
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
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
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
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
如何兰渐滫,异说恣纵横。
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
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
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
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
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
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
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学生写给老师(葵园师)的感怀之作,核心是表达对乱世中道德沦丧、学术混乱的忧虑,同时强调坚守正道、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全诗可分为四层意思:

1. 乱世景象(前四句)
用比喻描绘社会黑暗:正道被杂草淹没(道德败坏),天下没有平坦的路(社会动荡),小人像老鼠一样在光天化日下猖狂(坏人当道),朝廷里充斥着奸邪之声(政治腐败)。

2. 怀念过去(中间八句)
回忆老师(葵园师)曾努力振兴教育、改革制度,像古代圣贤一样用文化教化百姓。特别提到湖南(楚地)在太平天国时期(咸同年间),许多书生挺身而出匡扶正义,留下忠勇风范。但如今这些美好传统正在消失。

3. 批判现状(接下来六句)
痛心现在的学术环境:像兰花泡在臭水里(传统文化被污染),各种歪理邪说横行。诗人自谦能力有限,但深知必须像盲人拄杖探路一样,坚持用经典学问(穷经)来明辨是非。

4. 表明立场(最后六句)
主张用儒家经典(宗圣)作为思想准绳,反对离经叛道的文章。只要严格区分对错(泾渭分明),就能避免无谓争论。最后以钱大昕、朱熹等学术大家为榜样,表达虽能力不足但仍愿坚守的决心。

诗中亮点:
- 用"杂草""老鼠"等生动比喻讽刺社会乱象
- "兰花泡臭水"的强烈对比凸显文化危机
- 盲人探路的自喻,体现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核心思想:
在价值混乱的时代,真正的学者应当以经典为指南,守护文化根基,像老师一样承担起教化社会的责任。诗中既有对老师的敬意,也有对时代的批判,更有一份知识分子的担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