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洲

涉水逾山窜草莱,乱离怀抱几时开?
元家运变黄河徙,汉土兵兴赤帜来。
夜寂堠亭烽火盛,月明江舰角声哀。
风沙满目乡关异,日暮愁登江上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流亡者形象,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动荡时局的忧虑。

开篇两句写主人公跋山涉水、穿越荒野的艰辛逃亡生活,内心因战乱而充满愁苦,不知何时才能解脱。"窜草莱"这个动作既写实又传神,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在荒草丛中仓皇逃命的身影。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暗喻现实:元朝因黄河改道而衰败,汉地因起义军而战火重燃。夜晚烽火照亮哨所,月光下战船的号角声格外悲凉,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战争图景。诗人没有直接说战争惨烈,但通过"烽火盛"、"角声哀"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最后两句是情感爆发点:眼前风沙弥漫,故乡已面目全非。黄昏时分独上江边高台,愁绪如同江水般汹涌。这个"愁"字凝聚了全诗的情感,既有对山河破碎的痛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历史厚重感。诗人将个人命运放在时代洪流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深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年代普通人的苦难。诗中"烽火"、"角声"、"风沙"等意象既具体又富有象征意义,共同营造出苍凉悲怆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