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二十四 题高彦敬青山白云图

松桥石濑雨潺潺,杉桧阴森暮色还。
谁共西楼一尊酒,白云堆里看青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孤独感。

前两句写景:雨后的小桥上,溪水从石缝间哗哗流过,松树和桧树在暮色中投下浓密的阴影。这里用"潺潺"形容流水声,"阴森"表现树木的茂密,共同营造出幽静湿润的山林氛围。

后两句抒情:诗人独自在西楼饮酒,望着远处被白云环绕的青山。这里"谁共"二字透露出孤独感,而"白云堆里看青山"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视角,仿佛诗人正透过云雾欣赏着若隐若现的山色。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声音(流水)、视觉(暮色、白云)和触觉(雨后湿润)构建出立体的自然画卷 2. 通过"独饮"与"共谁"的对比,巧妙表达出既享受孤独又渴望知音的矛盾心理 3. 最后一句将视线推向远方,让读者跟随诗人的目光,感受云雾中青山的朦胧美,产生无限遐想

诗人通过这样一幅山水小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隐隐流露出文人雅士特有的孤高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