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朝廷腐败的忧愤之情。全诗用直白的语言展现了四个核心层次:
1. 开篇的焦虑 "回首望京城,北方几座城哪能算偏安!"——诗人一针见血指出:朝廷丢失大片国土却自欺欺人,把苟且偷生美化成"偏安"。
2. 尖锐的质问 "听说内阁职位常空缺,为何谏官总被罢免?"——这两句像两记耳光,直指朝廷两大乱象:重要岗位无人负责,敢说真话的官员反遭打压。
3. 讽刺的对比 "国法松弛反而显出臣子气节,朝廷越乱皇帝越装仁慈"——用反话揭露荒唐现实:本该严肃的朝纲废弛,本该慎用的"宽恕"却成了常态。
4. 沉重的预言 "如今说要恢复祖制,只怕死守条文更难救国"——结尾点破困局:机械照搬旧制度,在动荡时局中只会加速衰亡。
全诗像一篇檄文,没有华丽辞藻,句句戳中时弊。诗人用"天隅数郡岂偏安"撕破朝廷遮羞布,用"言官免冠"揭露言论压制,最后警示机械复古的危害。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洞察力,正是古典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