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威州诸羌退听,边事已宁,少城筹边楼阑槛

筹边楼上美髯翁,赤白囊飞笑语中。
勃律天西元采玉,蓬婆雪外昨分弓。
踏筵舞罢平阑月,横槊诗成满袖风。
诸校各能歌破阵,何须琴里听平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边疆筹谋边防的将军的形象,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意象,展现了边防战事平息后的安定景象。下面具体分析:

首句“筹边楼上美髯翁”,直接点明了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留着美髯的将军,他在边防要塞的筹边楼上指挥和思考边防事宜。

“赤白囊飞笑语中”,描述了将军与身边人交流时的场景。赤白囊可能指代表骑兵和步兵的标识,表明他们正在讨论如何调整兵力部署,而“笑语中”则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说明战斗即将取得胜利。

“勃律天西元采玉,蓬婆雪外昨分弓”,这两句用地理名词和历史典故,具体描绘了战斗地点。“勃律天西”指的是遥远的边疆地区,“蓬婆雪外”形容的是雪原边境,而“分弓”则暗示着战斗已经展开。“采玉”一词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胜利与繁荣。这两句通过具体地点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激烈的战斗已在他处结束。

“踏筵舞罢平阑月,横槊诗成满袖风”,这两句描绘了战斗结束后,将军挥毫作诗的情景。“踏筵舞罢”形容战事已结束,士气高涨,将军也兴高采烈。“平阑月”则带有一种闲适宁静的意味,暗示了战事平息后的宁静。“横槊诗成”意味着将军心情愉悦,才有闲情逸致作诗。“满袖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作诗时的潇洒自如。

最后一句“诸校各能歌破阵,何须琴里听平戎”,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将军认为,将领们各自都能歌颂边防的胜利,已足够体现出边防战事的胜利,无须再用琴声来传达这种喜悦。这里强调了将军对部下能力的信任和对边防战事的胜利充满自信。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防将领的形象和战事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边防胜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态度。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