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风潭精舍月夜偶成》中的一句。它描绘了作者在风潭精舍中夜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闲适心境。
“茅屋三间一坞云”描述了作者居住的地方,是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周围环绕着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受。
“此窝真是足养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他认为这样的环境足以让他的心灵得到滋养,从而感到精神愉悦。
“不知逐鹿断蛇手,但见落花啼鸟春”则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看到的景象。他看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追逐猎物的猎人(逐鹿)和捕捉毒蛇的手(断蛇手),以及春天里落下的花瓣(落花)和鸟儿(啼鸟)。这些景象与作者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石几梅瓶添水活,地炉茶鼎煮泉新”则是对作者生活细节的描写。他坐在石头旁边的矮几上,用梅花瓶中的水来浇花,地炉上的茶鼎煮着泉水,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富有生活气息。
“古今天地何穷尽,愧我其间作散人”则是作者的感慨。他感叹古今世界的广阔无垠,但同时觉得自己在这种闲适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位散人,虽然身处纷扰的世界,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人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方逢振
宋严州淳安人,字君玉。方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簿。宋亡,退隐于家。元世祖诏起为淮西北道按察佥事,辞不赴。聚徒讲学于石峡书院,学者称“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有《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