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次西𬈑韵(时畿辅苦旱)

自从骑马出春明,满眼流移怆客情。
此日畿南行向尽,喜逢田妇饷春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骑马离开京城后,沿途看到百姓因旱灾流离失所的悲凉景象,最后在靠近南部时终于见到农妇春耕的欣慰场景。

前两句"自从骑马出春明,满眼流移怆客情"写的是:自从骑马离开繁华的京城,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逃荒的灾民,这景象让作者这个过客感到十分悲伤。"春明"代指京城,"流移"指逃荒的百姓。

后两句"此日畿南行向尽,喜逢田妇饷春耕"写的是:当行程快要到达南部边界时,终于高兴地看到田间有农妇在准备春耕。"畿南"指京城南部地区,"饷春耕"指为春耕做准备。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先写灾民逃荒的凄凉,再写看到春耕希望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恢复生产的期盼。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感受到当时旱灾的严重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