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莫道人一同游山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和道家超脱世俗的境界。
首联写山林中的树木和兰花自然生长,莫道人兴致勃勃地邀请诗人同游。这里用"兴何赊"形容莫道人游兴之浓,就像赊账一样没有尽头。
中间两联是游山的见闻。他们走过铁桥,登上最高峰;看到石洞中云雾缭绕,仿佛随处都可为家。人们惊讶于修道之人能保持青春(绿发),但诗人明白这是修道者保持本真性情(真性)的结果,就像炼丹的朱砂一样纯粹。
尾联写他们谈兴正浓却不得不匆匆返程,这时一场雨洗净了尘埃,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新无边。这里的"清可涯"既写雨后景色的清澈,也暗指道家清净无为的境界没有边际。
全诗通过生动的游山画面,表达了道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把游兴比作赊账)和鲜明的意象(铁桥、石洞、绿发等),让深奥的道家思想变得亲切可感。最后以雨洗尘埃的清新景象作结,给人留下悠远的回味。
陈文孙
陈文孙,三山(今福建福州)人。理宗绍定中知博罗县(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后知封州(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