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天地间

人居天地间,所遇皆我宅。视宅已如寄,视身又为客。

百年犹苦短,何况不满百。不生竟不死,有失因有得。

造物既如此,多言愧缄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探讨了人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和生命意义。

开头两句“人居天地间,所遇皆我宅”是说:人活在这世界上,走到哪里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这里传递出一种随遇而安、四海为家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视宅已如寄,视身又为客”进一步深化这个观点:如果把住的房子看作临时住所,那么连我们的身体也不过是暂住在这世上的过客。诗人用“寄”和“客”这两个字,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漂泊感。

“百年犹苦短,何况不满百”直接点出人生苦短的主题:就算活到一百年都觉得不够,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活不到一百岁呢?这里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不生竟不死,有失因有得”这两句很有哲理:如果不出生就不会死亡,人生有失去也必然有得到。诗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死得失,暗示这是自然规律。

最后“造物既如此,多言愧缄默”是说:既然造物主已经这样安排了,说太多反而显得多余,不如保持沉默。这里既有对天命的接受,也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语言讨论深刻的生死命题,既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惆怅,又展现出超然物外的智慧。诗人没有悲叹哀怨,而是用平静的语气引导读者思考:既然生命有限,不如以旅人的心态活在当下,看淡得失。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哲理变得亲切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