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引

河朔受诏书,移官向湖外。
初问禁法茶,次问丁身税。
税口徵四百,茶利高十倍。
老死及充军,县籍方消退。
采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
何以升平时,遗民犹未泰。
何以在位者,兴利不除害。
我愿罢秩归,天颜请转对。
一言如沃心,恩波必滂霈。

现代解析

《思归引》这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一位官员内心的真实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背景设定


诗的开头提到,“河朔受诏书,移官向湖外”。这里的意思是,这位官员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后,被调离原来的工作岗位,来到了远离朝廷的湖外地区任职。这种调动通常是朝廷的安排,目的是让官员们分担不同的任务,为朝廷效力。

问题揭示


“初问禁法茶,次问丁身税。税口徵四百,茶利高十倍。”这里描述了官员在新岗位上的一些事务。他先是负责管理和禁止非法茶叶交易,接着又要做丁身税(一种人头税)的征收工作。但问题在于,茶叶的利润高得惊人,而人头税的征收却只是一小部分。这种高利润的项目被投机者利用,而税率差别巨大,导致了社会的不公。

“老死及充军,县籍方消退。”如果这些非法交易和高额利润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管理,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可能会因为无法承担高税而贫穷甚至被迫充军(被送到边疆从事劳役),这样一来,即使是县里的记录也无法减少。

“采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这句诗指出,如果有人私自种茶并销售,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就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处罚,反而会被官府定为违法。

“何以升平时,遗民犹未泰。”升平指的是国家太平盛世,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改善,说明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何以在位者,兴利不除害。”这一句强调的是在位者(指官员或统治者)应该负责消除危害,而不是只想着如何增加利益。

作者的心愿


“我愿罢秩归,天颜请转对。”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退休归乡并直接向皇帝进谏的心愿。

“一言如沃心,恩波必滂霈。”意思是,如果皇帝能够听取并采纳作者的意见,就如同甘霖滋润心田,带来大量的恩惠。

精髓与魅力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问题,展现了官员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这种直白而深刻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真诚思考。同时,通过诗中的具体描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