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津先生探梅山中至荒园阙于陪从散人城市使节山林深窃愧叹辱诗及之辄次奉答
小径不曾扫,西庄锁故园。
药栏欹剩水,蛛网缀层轩。
忽满春风坐,而无骑吹繁。
野梅迎气味,相与澹忘言。
林鸦低欲散,花外小车留。
老树人孤立,斜阳山更幽。
吟成雪苑句,报与瀼西头。
应讶如逋客,移文幸许酬。
药栏欹剩水,蛛网缀层轩。
忽满春风坐,而无骑吹繁。
野梅迎气味,相与澹忘言。
林鸦低欲散,花外小车留。
老树人孤立,斜阳山更幽。
吟成雪苑句,报与瀼西头。
应讶如逋客,移文幸许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探访山中荒园寻梅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八句写荒园景象:无人打扫的小路、紧锁的西庄老园子,倾斜的药圃围栏边残留着积水,蜘蛛网挂在层层屋檐下。忽然春风吹满庭院,却没有车马喧嚣的打扰。野外的梅花送来幽香,人与自然相对静默,一切尽在不言中。
后八句聚焦黄昏时刻:林间乌鸦低飞将散,花丛外还停着来访的小车。老梅树孤独挺立,斜阳映照下山色更显幽静。诗人吟成咏梅的诗句,托人带给远方的朋友。朋友可能会惊讶他像隐士林逋(北宋著名梅妻鹤子的隐士)一样超脱,幸好还能通过诗文互相酬答。
全诗通过"荒园""蛛网""野梅""老树"等意象,营造出遗世独立的隐逸氛围。诗人用"澹忘言"三个字点出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以诗文酬答作结,既表现了隐士生活的情趣,又透露出文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斜阳、老树、孤鸦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传递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