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题资圣寺宗己嘉遁居

院幽庵更小,嘉遁称名尊。
展榻殊无地,看山别有门。
潮来供菜圃,云过隔城村。
了毕如来藏,任他风动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居在资圣寺旁的小庵,展现了主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和环境:小庵位于幽静的寺院旁,主人以"嘉遁"(美好的隐居)为名,彰显其高洁品格。"展榻殊无地"是说庵内空间极小,连展开床榻都困难,但"看山别有门"却巧妙转折——虽然居所简陋,但推开门就能看到山景,暗示精神世界的开阔。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隐居之趣:潮水涨到菜园边带来灌溉,云飘过时仿佛隔开了远处的村庄。这些自然景象被赋予灵性,成为隐居生活的陪伴者。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主人已参透佛家"如来藏"的真谛,内心如如不动,任外界风雨变幻也能保持安宁。

全诗通过小与大、动与静的对比,传递出"心远地自偏"的哲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蜗居方寸,心怀天地"的生活智慧——物质可以极简,但精神世界却能因与自然相通而无比丰盈。这种淡泊中见深意的境界,正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精髓。

刘忠顺

刘忠顺(九八七~一○六一),以明经赐第,为潭州攸县尉、江宁句容尉,改知江州德安,通判袁州,历知建昌、解、坊、邢等州军。入为度支判官,出为夔州路转运使,徙两浙路,迁知蔡州、泉州、福州。仁宗嘉祐六年卒,年七十五(《郧溪集》卷二一《刘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