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立春前一日

雪花寒送蜡,梅萼暖生春。
岁晚江村路,云迷景更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江村景色,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递出季节交替的微妙感受。

前两句"雪花寒送蜡,梅萼暖生春"形成巧妙对比:雪花带着寒意送走腊月,而枝头绽放的梅花却已透出春意。这里用"蜡"代指腊月,既点明时间,又暗示冬日的凝固感正在消融。梅花的出现则像一个小小的生命信号,预示着温暖即将到来。

后两句"岁晚江村路,云迷景更新"将镜头拉远:年末的江边小路上,云雾缭绕中景色焕然一新。这里的"迷"字用得极妙,既写实描绘云雾朦胧的状态,又暗含对新年景色的期待与好奇。诗人站在岁末的时间节点,看着眼前变幻的景色,仿佛也在见证时光本身的流动。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含蓄的生机感——寒冬还未完全退去,但春天的气息已经藏在梅花里,藏在变幻的云雾中。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雪花、梅花、云雾这些具体物象,让我们感受到季节转换时那份既惆怅又期待的心情。这种细腻的自然观察和含蓄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