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清磬

悠悠玉磬隔汀沙,宛在中央扣法华。清响几番逾走浪,余音一缕袅浮槎。

泠然有意敲残月,静处无心击断霞。独调宫商名利淡,此声应属老僧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远处传来清亮的玉磬声,仿佛从水中央的法华寺飘来。诗人用声音勾勒出富有禅意的景象——磬声盖过浪涛,余音缠绕着小船,在月光和晚霞中回荡。全诗通过"声音"这条主线,展现了四个层次的美:

1. 空间穿透力:磬声能穿透河滩、盖过浪涛,说明声音清亮悠远
2. 时间延续性:用"一缕袅浮槎"形容余音袅袅,像轻烟缠绕着小船久久不散
3. 自然交融感:把人工的磬声与残月、断霞自然景物完美融合
4. 心境升华:最后点明这种超脱名利的声音,只有修行深厚的老和尚才能敲出来

诗人巧妙运用了"声音绘画"的技巧,让读者通过听觉感受视觉画面:听到磬声就联想到月光下的寺院、霞光中的小船。最精彩的是"泠然有意/静处无心"这对矛盾修辞,既写磬声的灵动,又写敲磬人的禅定状态,动静结合中透出深邃的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