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二首

解语非干舌,能言不在声。
非声非舌用,还家罢同程。

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用简单的语言探讨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理解和表达,不在于表面的形式。

前两句"解语非干舌,能言不在声"是说:听懂别人不靠耳朵,表达自己也不靠嘴巴。就像我们有时候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能懂对方;或者看到一幅画、听到一段音乐,虽然没文字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后两句"非声非舌用,还家罢同程"进一步说明:真正的沟通超越了声音和语言的形式,就像找到了"家"——这里比喻人最本真的状态。当我们领悟到这点,就不必执着于外在的表达方式了。

全诗的精髓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语言形式束缚,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的领悟。就像我们现代人用微信聊天,重要的不是打了多少字、发了多少语音,而是彼此是否真正理解对方的心意。诗人用"还家"这个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回归本心、直达本质的修行境界。

释安永

释安永(?~一一七三),号木庵,俗姓吴,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弱冠为僧,未几谒懒庵于云门。懒庵徙怡山,命为首座。后继席。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居乾元,迁黄檗。又三年,移住福州鼓山寺。乾道九年卒。为南岳下十七世,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法嗣。有《木庵永和尚语》,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续灯正统》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