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 其三

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
空庭双鸟下,落日一僧还。
泉响千山雪,岚飞两岸山。
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寺风景画,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意境美。

前两句"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就像电影开场镜头:溪水倒映着佛塔,钟声从树林深处传来。一静一动,一实一虚,立刻让人感受到山寺的幽静氛围。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山寺生活:空院子里两只鸟儿飞落,夕阳下一位僧人独自归来。泉水声像千山积雪在流动,山雾像在两岸山峰间飞舞。这些画面看似平常,却通过"双鸟""一僧"的对比,"泉响""岚飞"的动态描写,让整个场景充满禅意和生命力。

最后两句"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是诗人的感叹:还没等到天黑,就已经登顶完成了游览。这既写实又暗含哲理——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在攀登过程中那些简单却动人的瞬间。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只用"塔影""钟声""飞鸟""僧人"这些朴素元素,就让我们仿佛置身山寺,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诗人教会我们:生活中最打动人心的,往往就是这些自然流露的平凡时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