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会友

旅邸相逢喜气新,剪灯彻晓细论文。
皮肤学问应怜我,魁首文章独让君。
击楫渡江雄祖逖,枕戈待旦苦刘琨。
会须霹雳同声起,十郡英豪掩耳闻(清光绪《澄迈县志》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期间文人相聚的场景,充满志同道合的豪情与互相激励的斗志。

前两句写旅店相逢的喜悦——两位赶考的书生在客栈偶遇,一见如故,连夜点灯讨论文章到天亮。"剪灯彻晓"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读书人遇到知音时那种忘我交流的状态。

三四句用谦虚的口吻调侃彼此的学问:表面功夫(皮肤学问)或许我比你强,但真正的锦绣文章(魁首文章)还得是你厉害。这种互相调侃反而透露出真挚的欣赏。

五六句突然转向豪迈的典故——用祖逖击楫渡江、刘琨枕戈待旦两个历史名将的故事,把读书人比作随时准备建功立业的战士。这种比喻打破了人们对文弱书生的刻板印象,展现出读书人同样有热血报国的志向。

最后两句最震撼:等到春雷炸响(暗指金榜题名时),我们这些同声相应的才子,定要让天下英才都听到我们的声音。"霹雳同声"的比喻既符合秋闱(科举)放榜时的轰动效应,又暗含改变时代的抱负。

全诗妙在把文人雅集写出了江湖侠气,把科举考试写出了战场杀伐的壮烈感。明明是灯下论文的安静场景,却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的烘托,展现出读书人"文武双全"的精神世界,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既有细腻的文思,也有豪迈的胸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