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西溪后返回湖上时所见到的傍晚美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自然风光的迷人之处。现在,让我们一起逐句分析:
1. 行尽西溪三百曲,忽开天镜晚晴中。 - 表达了诗人游览西溪的长途跋涉,这里的“三百曲”是夸张的说法,意指溪流蜿蜒曲折,诗人步行了很久。在暮色中,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清澈明亮的景象,就像是自然界的镜子,展现了晚间的晴朗天空。
2. 仙山楼阁无限好,碧海银河何处通。 - 诗人眼前的景色宛如仙境,仙山楼阁般美丽。而“碧海银河”是指碧绿的湖水和天空中的银河,看起来仿佛连通了天上的银河,将自然景观与宇宙景象巧妙地联系起来,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宏伟感。
3. 落日千峰横紫翠,中流一叶在虚空。 - 描述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下,千座山峰呈现出紫红色和翠绿色的美丽色彩。诗人乘舟在湖中,却仿佛看到一叶扁舟悬浮在空中,这种景象既奇幻又令人惊叹。这句话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4. 时无小李将军手,奇景当前付散翁。 -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诗人感慨,即便有如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小李将军)的高超技艺,也难以完美地描绘这奇丽的景色,只好交给自己(散翁)来记录这美好的时刻。这里“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的画作以山水画著称。
整首诗以游记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晚景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和诗人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热情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