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禅意的场景,通过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祗应曾布地,往往化为鱼"说的是:这片土地原本可能只是普通的地方,但常常能看到鱼儿游动。这里的"化为鱼"不是真的变成鱼,而是形容这里充满生机,仿佛连土地都有了灵性。
后两句"一遇丁千骑,禅人便结庐"讲的是:当浩浩荡荡的人群经过这里时,修行的人却选择在此搭建草屋定居。这里的"丁千骑"代表喧嚣的世俗生活,而"禅人结庐"则表现了修行者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选择。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鱼儿游动的意象,把普通土地写得充满灵性 2. 通过"千骑"与"结庐"的对比,展现出世俗喧嚣与禅修宁静的强烈反差 3. 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动静相宜、充满禅意的画面
诗人想表达的是:真正的修行不在于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选择。即使在看似普通的地方,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张尧同
张尧同,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仕履未详。清《四库总目提要》据诗中有咏潘师旦会景亭、赵衮赵老园,定为宁宗以后人。著作已散佚,仅流传《嘉禾百咏》一卷。张尧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嘉禾百咏》为底本,校以影印《宋元方志丛刊》所收《至元嘉禾志》卷三一,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