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教高人传授神秘经书的场景,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这位师父来头不小,是能开启天地奥秘的得道高人,他传授的经书仪轨来自天上仙界。"洞元无极"形容师父道法高深,"八景龙钤"比喻经书像仙界宝物一样珍贵。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经书的神奇:书页轻薄如云却能让蛀虫自动避开(说明经书有灵性),纸张透亮得像沾着露水的花瓣。师父传授的经文不是普通文字,而是来自玉皇大帝的旨意;教的金丹术需要立下重誓才能学习。这里用"晚花滋"这样优美的意象,把经书描绘得既神圣又美好。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谦辞,说如果能有机会在仙界当个小学徒,自己或许还能学着写出这样清雅的文字。整首诗把道教的神秘感和文人的雅致完美结合,既让人感受到仙家法术的庄严,又展现了文人墨客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