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观音菩萨在莲花上赏月的超脱画面,传递出佛教的清净智慧与慈悲精神。
前两句"上绝把茆江月白,下无寸土眼头宽"用对比手法展现观音的境界:头顶是皎洁明月(象征纯净佛性),脚下不沾尘世寸土(代表超脱世俗)。"眼头宽"三字生动刻画出观音开阔的视野和自在心境。
后两句"青莲影里安身法,普与劳生了正观"点明主旨:观音安坐在莲花影中(莲花象征纯洁),将这种觉悟方法普遍传授给劳苦众生。"正观"指正确的修行观照,就像诗中明月般清澈的智慧。
全诗妙在将宗教意境与自然美景融合:月光、莲花、江水的意象组合,既营造出空灵禅境,又暗喻佛法如月光普照、如莲花出淤泥不染。通过观音这个慈悲化身,诗人向普通人传递了"放下执着,内心光明"的生活智慧。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