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

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清晨赶路的所见所感,充满画面感和人生感慨。

开头两句"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直接把我们带入场景:天还没亮,诗人就骑马出发了,远处传来鸡叫声,他正经过一座座关隘。这里用"闻鸡"点出时间之早,"远关"暗示路途遥远。

中间四句是绝美的晨景描写:
"水光斜漾月"写水中月光随波荡漾,说明月亮还挂在天上;
"云影倒薶山"说云影笼罩着山峰,像是把山藏了起来;
"人迹霜桥外"描绘霜桥上孤独的脚印;
"禽声烟树间"写晨雾中的鸟鸣声。
这些画面有远有近,有静有动,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把黎明时分的静谧与生机完美呈现。

最后两句"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是诗人的感慨:他觉得自己像个隐居山林的人,但心里还牵挂着世俗生活,连做个清净的梦都难。这里的"林下客"是自嘲的说法,反映了他既向往隐逸生活,又无法完全放下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妙在:
1. 时间线索清晰,从出发到天亮,场景自然转换
2. 动静结合,既有视觉的月光、云影,又有听觉的鸡鸣、鸟叫
3. 结尾的感慨不突兀,与前面的旅途描写自然衔接
4. 用"霜桥""烟树"等意象营造出朦胧清冷的晨间氛围

诗人通过这段旅途见闻,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