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茄五首 其一

何物昆崙种,曾经御苑题。似葵能卫足,非李亦成蹊。

落实寻常味,攀条径寸低。玉盘如可荐,宁复怅云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紫茄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紫茄的独特魅力。

开头两句用夸张手法,把紫茄比作昆仑山的神奇物种,还曾被皇帝题咏,一下子抬高了紫茄的身价。接着用两个对比:说紫茄像向日葵一样有宽大的叶子保护根部,虽然不是李树但也吸引人们来观赏。这里把普通的蔬菜比作名贵的花木,显得很有趣味。

中间两句写实:紫茄结出的果实味道平常,但枝条低垂容易采摘。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说如果把紫茄装在玉盘里进献,谁还会在意它本是来自泥土的普通蔬菜呢?这里用"云泥之别"的典故,但反其道而行,表达了平凡事物经过精心对待也能焕发光彩的哲理。

全诗最妙的是把最普通的蔬菜写得如此高雅,通过层层比喻和对比,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寻常之物,只要用心欣赏,都能发现其不寻常的美。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吸引人的地方。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