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杨慈湖在鹅湖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思考。
前两句"任地从天景孰真,何须向北定三辰"是说:世间万物本无绝对的真实,何必非要执着于寻找标准答案。这里的"三辰"指日月星,暗喻人生方向。作者认为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正确道路"。
中间四句描绘了两种人生状态:一种是"蜃楼市"般虚幻的功名利禄(海市蜃楼般的繁华),一种是"采药人"代表的隐居生活。作者似乎在说:虽然我们还没遇到世俗的成功,但在这山水之间,反而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分手传资每歧路,知心讲道更情亲"是全诗情感核心:虽然我们即将各奔东西(歧路),但正因为能畅谈人生理想(讲道),这份友情才显得格外珍贵。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想象离别后在驿站看到梅花,却担心雨雪会打落花瓣。这里用"雨雪频"暗示前路艰难,但梅花象征的坚韧品格,又暗示着对友人的祝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家常话,却在平淡中见深情。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真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沈焕
(1139—1191)庆元府定海人,字叔晦。沈铢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历馀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事,早晚延见学者,孜孜诲诱,同僚忌其立异。调高邮军教授,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振恤上虞、余姚,无复流殍。改知婺源,通判舒州。闲居虽病,犹不废书,常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卒谥端宪。有《定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