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渊明代答①

君不见七百石了曲蘖事,二千石充雀鼠耗。
浇肠果腹固有馀,糟丘米山何足道。
不如酒尽仍从酒家觅,瓶中粟空聊乞食。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嘲讽社会现象的诗歌,名为《嘲渊明代答》。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君不见七百石了曲蘖事”,这句诗是说人们因为一些虚荣或者短视的事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七百石”在古代是很大的数量,用来形容数量多,“曲蘖”在这里可以解释为表面的虚荣或者无足轻重的事情。诗人用这种方式暗示人们过度追求表面上的虚荣和短暂的利益,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

“二千石充雀鼠耗”,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浪费现象。“二千石”也是巨大的数量,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无谓的消耗和浪费。“雀鼠耗”可以理解为浪费和消耗的结果,就像粮食被老鼠吃掉一样。诗人批评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现象。

“浇肠果腹固有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物质满足的批评。“浇肠果腹”意味着为了填饱肚子而追求物质满足,但是这里的语气透露出这种追求带来的负面影响。“固有馀”暗示这种追求过度,超出了实际需求。

“糟丘米山何足道”,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度追求物质满足的批评。“糟丘米山”形象地描绘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诗人认为这些都不值得过分追求和重视。诗人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不如酒尽仍从酒家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另一种看法。与其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不如寻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快乐。“酒尽”暗示着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但是诗人认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在精神世界中找到快乐和意义。因此,“仍从酒家觅”,即寻找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瓶中粟空聊乞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理解。“瓶中粟空”意味着生活中的困难和匮乏,而诗人却用“聊乞食”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面对现实的勇气。诗人认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嘲讽和对比的手法,批评了社会中的浪费现象和人们过度追求物质满足的行为,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坦然接受和面对现实的勇气。这种精神内涵和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