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君(文徵)为予画江湖负米图六帧 其四 禹穴探奇

我曾壮岁登龙门,直过中年探禹穴。
中间作宦苦羁束,日月真如电光掣。
龙门壮哉比大文,禹穴秀绝如诗人。
朅来谒庙有神助,雨脚收尽开朝暾(是日甚雨发岸忽晴)。
阳明之洞临绝壁,正对香炉一峰碧。
游人不识孙皓碑,误向石船呼窆石⑴。
会稽之刻久失真,梅梁改易新橑棼(时正修庙)。
闽人题碣最诬罔,青乌之说迁古坟。
向平好游寻宿诺,杖策更须穷五岳。
君不见虞巡那得至衡山,我欲题名上南霍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壮年时期的一次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经历的一些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了“壮岁登龙门”,这里的“龙门”指的是古代传说中黄河跃龙门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作者在壮年时期的雄心壮志。接着他说“直过中年探禹穴”,禹穴指的是古代大禹的遗迹,意指他在中年时期寻找并探索历史的痕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及中年时期对历史的探求。

中间的几句诗转到了作者任职期间忙碌的生活,他说“中间作宦苦羁束”,意思是说他做官期间生活很忙碌,被束缚得很紧,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闪电一样快。这里诗人通过“日月真如电光掣”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觉。

接下来,诗的主干部分描述了作者参观庙宇的经历,他说“朅来谒庙有神助”,意思是说参观庙宇时得到了神的帮助。这里的“雨脚收尽开朝暾”描述了天气变化的美妙景象,诗中提到那天早上天上下着雨,后来天晴了,阳光照耀着庙宇,这样的景色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诗的后半部分转到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特别是对阳明洞和香炉峰的描写,这里用了一些夸张的手法,比如“阳明之洞临绝壁,正对香炉一峰碧”,意在突出山势的险峻以及风景的美丽。接下来,诗人提到一些古迹,比如孙皓的碑文和梅梁的雕刻,以及闽人的碑刻,这些都是历史上的遗迹,诗人的感慨在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误解。

最后,诗人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虞巡那得至衡山”,意在感慨古代帝王的足迹无法遍至所有地方,同时也表明自己有游览五岳的愿望,“我欲题名上南霍”,即想要像古人一样,在山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达对自然美景和历史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壮景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历史遗迹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