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田氏池亭

磅礴青山入望长,古城东下见回塘。
云阴更杂梧桐影,野气仍连菡萏香。
久处尘埃思浣濯,忽逢虚旷自清凉。
主人华发能谈笑,犹抚归鞍恨夕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田氏池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怀。

首联“磅礴青山入望长,古城东下见回塘”开篇就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是古城东边的一汪池塘。这里的“磅礴”形容山势雄伟,“回塘”则暗示池塘曲折幽静,整体给人一种开阔又宁静的感觉。

颔联“云阴更杂梧桐影,野气仍连菡萏香”进一步细化景物:天空的云影与梧桐树的阴影交织在一起,野外的清新空气中飘荡着荷花的香气。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池亭周围的自然之美。

颈联“久处尘埃思浣濯,忽逢虚旷自清凉”是诗人的内心独白:长期生活在尘世中,渴望洗涤心灵的尘埃;突然遇到这样空旷宁静的地方,自然感到身心清凉。这里“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扰,“虚旷”则代表远离喧嚣的自然之境,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尾联“主人华发能谈笑,犹抚归鞍恨夕阳”转向人物描写:池亭的主人虽然头发已白,但依然谈笑风生;而诗人抚摸着马鞍准备离去时,却因夕阳西下而感到遗憾。这里既表现了主人的豁达,也透露出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诗人通过对山水、云影、荷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中“恨夕阳”的细节尤其动人,让读者感受到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普遍人生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