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坊洞

古洞傍溪头,突兀真奇迹。门前萝薛深,阴阴入路窄。

白昼飞晴云,滴沥泻山液。空响撼轰雷,坐蹬润苍壁。

四壁烟云象,玲珑如刻画。再从深处寻,晞微光照隙。

寒生流水声,听久清魂魄。未审荒村中,灵秘自谁辟?

胜境不知名,沉晦良可惜。吁嗟乎人生,遁迹亦同然!

现代解析

这首《官坊洞》描绘了一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神秘洞穴,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递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洞穴奇观(前八句)
诗人用"突兀真奇迹"直接点出洞穴的非凡。门前藤萝密布、小路幽深,白天的云彩和山泉在洞口形成动态美景。"空响撼轰雷"用夸张手法表现回声的震撼,湿润的岩壁更添神秘感。洞内石壁上的天然纹路像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2. 探秘体验(中间六句)
往深处探索时,诗人发现微光从石缝透入,与幽暗形成强烈对比。流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冷,这种听觉体验让人心神宁静。"清魂魄"三字生动表现了自然对人的精神净化作用。

3. 人生感悟(最后四句)
面对这个无名秘境,诗人发出双重感叹:一是惋惜这样的美景被埋没在荒村,暗喻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实;二是由洞穴联想到人生,认为人隐居避世就像这处秘境一样,虽然不为人知,却自有其价值。最后"遁迹亦同然"点明主旨——隐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境界。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动静结合手法(飞云与静壁、水声与幽洞),通过视觉(光影)、听觉(水声雷鸣)、触觉(寒凉)等多重感官描写营造沉浸式体验。全诗由实景到虚境,最后升华至人生哲理,结构自然流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