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送别贵溪尉周懿文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周懿文即将赴任的地方的风土人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津亭理櫂拂朝霞:
诗人描绘了在清晨,周懿文在渡口整理船桨准备出发的场景。“津亭”就是渡口,“理櫂”就是整理船桨,“拂朝霞”说明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2. 试补东溪县道赊:
周懿文即将前往东溪县任职,诗人想象他到了那里后会致力于修复县里的道路。“试补”表示尝试修补,“赊”是遥远的意思,暗示道路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 旅突倦供樵客桂,官符贪及戍时瓜:
这里描绘了周懿文即将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旅突倦供樵客桂”是说旅途劳顿,樵夫们可能已经很疲惫了;“官符贪及戍时瓜”则是说周懿文需要处理繁重的公务,甚至可能连吃瓜的时间都没有。
4. 蟾生海岸空弦湿,天倚山城一盖斜: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周懿文的祝愿。“蟾生海岸”暗示周懿文即将到达的地方,“空弦湿”可能是形容离别时的伤感情绪;“天倚山城一盖斜”则是描绘山城的景色,同时暗示周懿文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挑战。
5. 岁晚私书无惮数,轻邮不禁岭头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懿文的鼓励和祝福。“岁晚私书无惮数”是说年末时尽管公务繁忙,也要抽出时间写私信交流;“轻邮不禁岭头花”则是祝愿周懿文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像岭头的花朵一样,保持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周懿文即将面临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通过鼓励的话语,表达了对周懿文的祝福和期待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作为。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