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周瑜为背景,通过描述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角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价。
首句“一举灰飞赤壁船”,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之战中火攻曹军的情景,周瑜的一举手仿佛让敌人的船只瞬间化为灰烬。这里“灰飞”暗示了战局的迅猛和激烈。
“托名助汉岂私权”,诗人认为周瑜的行为是出于帮助汉室的目的,而非个人私利。这句强调了周瑜高尚的志向和忠诚。
“如何不放蛟龙雨”,这里的“蛟龙雨”比喻的是周瑜对局势的掌控和影响。诗人似乎在问,周瑜为什么不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像龙雨般滋润大地,帮助自己认定的“正统”势力继续发展。
“欲断刘家一脉传”,最后一句则点明了诗人对周瑜目的的怀疑,认为他可能有非纯粹的动机,想要阻止刘备的势力延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周瑜行为动机的思考和批判。诗人在赞扬周瑜忠诚的同时,也不完全认同他的行为和目的,透露出一种复杂的历史观。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