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 其六十一

拄杖子,吞乾坤,徒说桃花浪奔。
烧尾者不在拿云攫雾,曝鳃者何必丧胆忘魂。
拈了也,闻不闻,直须洒洒落落,休更纷纷纭纭。
七十二棒且轻恕,一百五十难放君(师蓦拈拄杖下座,大众一时走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在讲一根拄杖,实际是用禅宗的方式讲人生道理。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用夸张的比喻说这根拄杖能"吞下天地",但马上又否定这种说法,就像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都是虚的。这里用"烧尾"(传说鲤鱼跳龙门时尾巴会着火)、"曝鳃"(鱼鳃暴露)来比喻:成功的人不必炫耀,失败的人也不用绝望。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是禅师的核心教导:人生要活得洒脱,像随手拈起东西那样自然,不要被各种杂念困扰。"洒洒落落"就是潇洒自在,"纷纷纭纭"指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突然转到"打板子"的意象:72板可以饶恕,150板绝不轻饶。这其实是禅宗特有的教学方式——用看似暴力的话惊醒弟子,配合最后禅师突然举起拄杖的动作,吓得众人散开,正是用行动演示"不要执着于言语概念"。

全诗的精髓在于:用日常物品(拄杖)和夸张比喻,打破人们对成功失败的执着。禅师通过矛盾的语言(先说拄杖厉害又否定它)、突然的动作,教人用最直接的方式体验生活本质,不要被世俗观念束缚。这种"说破又立破"的方式,正是禅宗"不立文字"特色的生动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