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绝顶新构小亭

云门高削金芙蓉,晶荧空旷走游龙。
何处高人在空谷,乃向危颠结华屋。
亭亭独立古石坛,长风飒飒动高寒。
星辰错落手可攀,玉女夜行锦囊翻。
自是孤绝可独往,白榆朱草次第长。
轩栋虚白趁高卧,吐纳沆瀣心神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山顶一座新建小亭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四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山势——云门山像一朵金色莲花高耸入云,山顶空旷得仿佛能看到游龙穿行。诗人好奇:是哪位高人选择在这险峻山顶建造华美亭子?这里用"金芙蓉"比喻山峰,既显其珍贵又突出形状之美。

中间四句聚焦小亭本身——亭子像一位遗世独立的仙人站在古老石坛上,山风呼啸带来寒意,夜晚星辰近得仿佛伸手可摘,仙女(玉女)经过时锦囊翻动的细节更添神秘色彩。"星辰手可攀"的夸张描写让人直观感受到山亭之高。

最后四句转入感悟——这样的孤绝之地正适合独自前往,山上生长着传说中的仙树(白榆)和灵草(朱草)。在高处敞亮的亭中躺卧,呼吸天地精华(沆瀣),让人神清气爽。这里把自然景物与神话意象结合,传递出超脱尘世的快意。

全诗最大特点是虚实结合:实写高山、亭台、星辰,又融入游龙、玉女等想象元素;既展现自然奇观,又暗含求仙问道的情怀。诗人通过夸张的比喻(如"金芙蓉")和细腻的感官描写(风声、寒意、星光),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山顶小亭既震撼又清幽的双重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