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南山长老性空颂并序

我闻西方极乐囿,获登彼岸真非偶。三千大千诸佛子,中有一人无量寿。

佛言我教本寂灭,有不是无无是有。汝寿无量何以故,一点光明终不朽。

光明一点有明暗,白牛便向恒河走。无量寿者合掌言,我今不净亦不垢。

跏趺坐阅人间世,不用寒山竹笤帚。南山长老有性空,五蕴一生能自守。

南山有石解点头,试与对之相夘酉。针头之性空不空,大笑一声狮子吼。

我观性空老不衰,本来面目无妍丑。朝暮一盂脱粟饭,五味筵中不挂口。

春冬一领百衲衣,五色场中无掣肘。性空尔能不空性,六十年光不为久。

无量寿者诵一声,甲了还丁子还丑。灯灯相续不空过,永作南山住山叟。

我今已作逃禅客,问尔哑禅能答否。无无无量亦无寿,白莲社中桑落酒。

无量寿佛何有哉,劝尔波罗饮三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性空的南山长老,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佛教的"空性"智慧。全诗像一场有趣的禅宗对话,充满机锋却又接地气。

开头用"极乐世界"做引子,说真正的长寿不是活多久,而是心灵像不灭的光明(指觉悟的心)。诗中把深奥的佛理变成生活场景:比如把"白牛走入恒河"比作杂念消散,用"不拿扫帚"形容心无挂碍。

这位性空长老活得很潇洒:穿补丁衣服却自在,吃粗茶淡饭却满足。诗人用"石头点头"的典故(佛教故事里顽石也能被感化),夸长老连石头都能教化。最有趣的是结尾——诗人说自己"逃禅"(不守清规),还开玩笑问长老能不能喝三斗酒,把佛经里"波罗蜜"(超度)谐音成"喝酒",颠覆了人们对高僧的刻板印象。

全诗妙在把"空"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衣服破了是空,吃饭简单是空,连喝酒都可以是空。告诉我们修佛不在形式,而在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就像长老那样穿着破衣烂衫却活得通透自在。最后用玩笑话点破:所谓"无量寿佛"也不必较真,重要的是像饮酒般痛快地活在当下。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