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唐太弟"的权贵人物,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却轻视人才的故事。
核心情节是:唐太弟把珍贵的玉杯传给众人把玩,却对真正的贤士很轻慢。一位叫元城的老臣气得脖子上都肿起瘤子("怒生瘿"),直接把玉杯摔碎在地上。这时唐太弟才假惺惺地道歉,但诗人讽刺说:比起你(唐太弟)的笔杆子(指虚名),这些贤士的声誉才是真正能流传千古的。
诗歌的讽刺手法很妙:
1. 用"玻璃声"形容玉杯碎裂,暗示这些珍宝其实很脆弱,远不如人才珍贵
2. "怒生瘿"这个夸张描写,生动表现老臣的愤怒程度
3. 最后两句的反讽——表面说唐太弟会名垂千古,实际是说真正该被记住的是那些被轻视的贤士
这首诗告诉我们:表面功夫不如真心实意,虚名浮华终会破碎,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被忽视的实干人才。今天读来,对那些爱摆排场、不重实质的人仍是很好的讽刺。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