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寺

步屧穷幽讨,扶筇上碧尖。
山高秋易瘦,瀑小雨方添。
寺老僧单少,潭深庙祀来。
平生丘壑志,爱此结茅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山访寺的所见所感,语言朴素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诗人拄着竹杖,沿着幽深小径一步步攀登,最终到达青翠的山顶。"步屧""扶筇"这些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位老者缓缓前行的身影。

中间四句是山中秋景:高山上的秋天来得早,草木凋零显得山体清瘦;细小的瀑布因为刚下过雨而水量稍增。古老的寺庙里僧人稀少,深潭旁却香火不断。这里用"秋易瘦"形容山色,用"小雨添"写瀑布变化,既准确又新颖。寺庙的冷清与潭边祭祀的热闹形成对比,暗示这里虽偏远却仍有信徒往来。

最后两句抒发感想:诗人说自己一生钟爱山水,真想在这里搭间茅屋住下。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呼应了前文对山寺景色的细腻描写。

全诗就像一组镜头:先拍登山过程,再拍山顶所见,最后拍内心感受。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真实可感,传递出诗人对幽静山居生活的喜爱。特别是"山高秋易瘦"这句,用拟人手法写山色,既形象又带着几分幽默,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陈必复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