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怨

不羡明珠佩,偏来一片愁。可怜闺里月,圆缺几春秋。

命岂荆钗薄,容窥玉镜羞。寒衣空自携,相忆浣溪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寒女子的哀愁,用简单却富有画面感的语言道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前两句"不羡明珠佩,偏来一片愁"直接点明主题:这位女子并不羡慕富贵人家佩戴的珠宝,但忧愁却总是不请自来。这里用"明珠佩"代表富贵生活,用对比手法突出她内心的苦闷。

"可怜闺里月,圆缺几春秋"这两句很巧妙。女子独自在闺房看月亮,看着它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暗示她已经这样孤独地度过了很多年。月亮在这里既是时间的见证,也是她孤独的伴侣。

"命岂荆钗薄,容窥玉镜羞"进一步描写她的处境。"荆钗"是贫女用的简陋发钗,但她并非因为贫穷而自卑;"玉镜"照出她的容貌,却让她感到羞怯。这里透露出她可能因年华老去或无人欣赏而伤感。

最后两句"寒衣空自携,相忆浣溪头"最有画面感:她独自带着寒衣,在溪边洗衣时回忆往事。"空自"二字特别打动人,强调了她形单影只的凄凉,"浣溪头"的场景则让读者仿佛看到她在水边劳作的孤单身影。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多可怜",而是通过明珠与荆钗、圆月与寒衣这些具体物象的对比,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哀愁。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动人的情感,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