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真景元的官员去江东任职的故事。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形象和百姓对他的爱戴。
前两句说他学识渊博能比肩老一辈学者,文章写得也好,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接着说他心里装着国家大事,遇到困难时总能提出正确的建议,说明他不仅有能力,还有责任心。
中间两句生动描写他赴任时的场景:接到任命后立即动身,登上马车时神情激昂,展现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满腔热忱。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写诗人走在街上时,听到老百姓都在传"皇帝下诏要把真大人调回来",用百姓的闲谈侧面反映出这位官员深得民心。这种写法比直接夸赞更有说服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百姓对他的不舍。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勤政爱民的好官形象,没有刻意拔高,而是通过具体事例和百姓反应来体现他的优秀,读来真实感人。特别是结尾处借百姓之口传递民意,既巧妙又温馨,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