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和思乡的情绪。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首句“身是秋风客”,诗人把自己比作秋风中的过客,形象地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处境。接下来的“游梁更赋梁”,这里的“梁”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地方,表达了诗人在这个陌生地方留下回忆的心情。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夜晚因为思念家乡而感到漫长难熬。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运用了比喻和意象,通过“黑貂”和“白雁”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中的“乌皮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形象地刻画了孤独的形象;“蟾影海茫茫”则通过月光下的大海辽阔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空旷和无尽的思乡之情。
“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这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叹息,听到鸡鸣声时心情更加郁结,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点出了诗人为了生计在外奔波的辛苦,虽然身处异乡,却也在努力工作,但内心却在挂念远方的亲人和家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坚守。这样的描写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同身受。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