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童寺

青春廿里万松关,小白前瞻太白山。
度岭路迷黄叶里,隔溪人语白云间。
海龙护法听金磬,野鹿参禅献玉环。
老衲相留成信宿,浮生赢得此偷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前往天童寺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超脱的山水禅意画卷。

前四句写旅途风光:开篇用"青春廿里"点明时节,穿越松林密布的山路,远望太白山巍峨耸立。走在山路上,黄叶纷飞几乎遮住小路,溪水对岸传来人语声,却只见白云不见人影——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山路的幽深静谧,用视觉(松林、山色、黄叶、白云)和听觉(人语)的错位营造出空灵意境。

后四句转入禅寺体验:寺中诵经声引来海龙听法,野鹿也似通佛性般献上玉环,这两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将自然万物都赋予了灵性。最后写老僧留宿,让忙碌的俗世中人得以暂时逃离尘嚣,"偷闲"二字点明主旨——在山水与佛法中获得心灵休憩。

全诗妙在将寻常登山写得如入仙境:黄叶迷路、云中人语是现实与超现实的交融,龙听磬、鹿献环则是用神话笔法写禅院清净。最打动人的是结尾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会心之感,让人感受到山水与禅意对心灵的抚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