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宽夫

向来志功名,唯恐着鞭后。
老来倦轩冕,待兔但知守。
晨昏课朱墨,岁月计升斗。
微官成底事,坐费白驹昼。
晚从松竹游,忘言到心友。
十年成莫逆,百念付乌有。
谁念愚溪愚,未种柳州柳。
有如压糠覈,责以出醇酎。
苍官与青士,赖尔对卮酒。
不知我形秽,浪处珠玉右(原作石,据原校、四库本改)。
刘侯妙雕琢,真是运斤手。
鹏风若有待,豹雾恐难久。
清池环小翠,一室仅十肘。
胸中着云梦,不数渭川亩。
嗟予远世心,大似与君偶。
拟歌于蔿于,击节和鸣玖。
觅句了不工,青灯坐搔首。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从年轻到老年的心态变化,以及他安于平凡、寄情自然的生活态度。

年轻时,诗人像大多数人一样渴望功名,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向来志功名,唯恐着鞭后")。但年老后,他对官场感到厌倦,像守株待兔的人一样安于现状("老来倦轩冕,待兔但知守")。每天忙着处理公文,计较着微薄的俸禄("晨昏课朱墨,岁月计升斗"),觉得这样的小官当得没什么意思,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微官成底事,坐费白驹昼")。

后来他找到了精神寄托——与松竹为伴,结交知心朋友("晚从松竹游,忘言到心友")。十年间建立了深厚友谊,把各种杂念都抛到脑后("十年成莫逆,百念付乌有")。他自嘲像柳宗元笔下的"愚溪"一样愚笨,连柳树都没种(用柳宗元典故自比),就像用米糠榨酒,强求美味("有如压糠覈,责以出醇酎")。

诗中"苍官"指松树,"青士"指竹子,诗人说多亏有它们陪着喝酒。他谦虚地说自己像丑人站在美人旁边("不知我形秽,浪处珠玉右"),称赞朋友刘侯文笔精妙如匠人运斧(用《庄子》匠石运斤成风的典故)。

最后诗人描写朋友清幽的住处("清池环小翠,一室仅十肘"),说其胸襟宽广能容下云梦大泽,不把渭川千亩竹林放在眼里。诗人觉得自己远离尘世的心态与朋友很投缘("嗟予远世心,大似与君偶"),想唱歌应和却写不出好诗句,只能在灯下挠头苦思("拟歌于蔿于,击节和鸣玖。觅句了不工,青灯坐搔首")。

全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功利和老年后的淡泊,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诗中运用松竹意象象征高洁品格,穿插历史典故增添文化厚度,最后以幽默自嘲收尾,让整首诗既有深刻内涵又不失生活趣味。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