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为刘廷宾赋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家族兴衰为主线,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宋元交替时期的动荡社会。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乱世家族的生存史诗
诗人用"兵车日豗喧"这样轰鸣的意象,描绘出战争年代百姓的艰难处境。一个普通家族(刘廷宾家)在战乱中像暴风雨中的小船,祖辈们(高曾及祖考)不断迁徙求生,"羁危不自保"道出了人人自危的生存状态。直到社会安定后,他们才勉强重建家业(营业亦周旋),但亲人离散的伤痛永远无法弥补。
2. 触动人心的生活细节
诗中特别打动人心的,是对家庭温情的回忆与失去后的对比。战乱前有"念寒燠"的关怀(惦记家人冷暖),有"华裀"(华丽坐垫)象征的安稳生活;战乱后只剩"弱息久穷嫠"(年轻的寡妇)和嗷嗷待哺的幼儿。最痛心的是"湍流一解手"这个细节——在逃难时松开了家人的手,整个家族就像沉入深渊般离散。
3. 超越时代的生命思考
最后四句将个人悲痛升华为永恒之问:面对如"沧波东注"般流逝的时光和"白日中悬"的永恒宇宙,人类的苦难显得如此渺小又如此真实。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让这首家族叙事诗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力量,任何经历过困境的现代人都能产生共鸣。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老者用沧桑的声音讲述家族故事,但正是这种质朴真实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课本之外,那个时代普通人用血肉书写的生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