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铜钵和天衣杂题十首 其十

清磬三时静,疏钟五夜号。
云边回竹阁,天半吼蒲牢。
度涧疑秋雨,连山响暮涛。
陶潜归较晚,巨挺问谁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与声响交织的禅意世界,通过声音和景物的对比,传递出超脱尘俗的意境。

前两句"清磬三时静,疏钟五夜号"形成鲜明对比:白天佛寺的磬声带来宁静,深夜的钟声却格外响亮。这里的"三时"指白天的三个时段,"五夜"指深夜,用时间的变化展现声音的不同效果。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钟声的传播效果:钟声在云间竹阁回荡("云边回竹阁"),像神兽蒲牢的吼叫响彻云霄("天半吼蒲牢");传到山涧像秋雨淅沥("度涧疑秋雨"),在群山中又像傍晚的浪涛("连山响暮涛")。这些比喻让无形的钟声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诗人向往归隐生活。陶潜(陶渊明)晚归的典故,与"巨挺"(指钟槌)无人操作的疑问相呼应,既点出钟声的自然天成,也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用钟声串联起天地景物,在动静之间营造出空灵禅境。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中最平凡的声音(如钟声)也能引发诗意联想,关键在于用心聆听和体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