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给好友张约中的一首诗。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用“衰迟久让祖生鞭,寂寞犹存郑老毡”开头,表达了自己年纪渐长,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但内心的孤独和坚韧依然存在。这里的“祖生鞭”和“郑老毡”都是比喻,分别代表年轻时的活力和现在的孤独。
接着,“金马隐来人岂识,木鸡老去我方全”描绘了诗人虽然隐居,但人们已经不认识他了。这里的“金马”和“木鸡”也是比喻,分别代表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平凡。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再显赫,但内心依然充实。
然后,“坐移棠树庭前日,梦到榴花洞里天”描绘了诗人在家中静静地度过时光,同时也在梦中畅游于美好的境界。这里的“棠树”和“榴花”都是美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多谢故人劳远问,滥竽博士又三年”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张约中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滥竽博士”是自嘲,意思是自己像不会吹竽的博士一样,虚有其表。诗人通过这样的自嘲,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它让我们明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内心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