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冷的月夜景象,充满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孤寂感。
前两句写西陵桥边的月亮,月光不刺眼却显得空灵朦胧。这样的月光恰好照在隐士居住的地方,安静地映照着草亭,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画面:露水打湿了人影(暗示人在月下伫立已久),远山淡影中鹤栖息的树林显得格外青翠。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水墨画般的月夜图,既有实景的清新,又有隐士生活特有的淡泊。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发出长啸却无人应答,只有山中的猿猴在石壁间哀鸣。这一声长啸打破了之前的静谧,透露出隐士内心深处的孤独。猿鸣的凄凉更强化了这种无人理解的寂寞感。
全诗妙在通过"月光-草亭-露华-鹤林"等意象层层铺垫,最后用一声无人回应的长啸点破主题:再美好的隐居生活,也难掩灵魂深处的孤独。这种将景物与心境完美结合的手法,让读者既能看见月夜美景,又能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