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照

吴中市井汉淮阴,落拓钱郎用意深。
希世异人人不识,却因顽石遂知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故事,用石头当镜子照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两句说吴地市集中有个像韩信(淮阴侯)一样的人物,穷困潦倒却胸怀大志。这里用韩信早年受胯下之辱的典故,暗示主人公是暂时不得志的能人。

后两句说世上稀有的奇人大家都不认识,最后竟是通过一块顽石(石照)才遇到懂他的人。"顽石"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指实实在在的石头,也暗喻主人公像石头一样被世人忽视的处境。

全诗最妙的是"石照"这个意象:石头本不会照人,但在这里却成了照见知音的媒介。诗人用这种反差告诉我们,真正的才华就像藏在石头里的美玉,需要慧眼才能发现。普通人只看到表面,唯有知音才能看透本质。

员兴宗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