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之孝十首·东夷大连少连

大连少连者,夫子笔之书。
谁谓东夷子,而於丧善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孔子记录的两个东夷人——大连和少连的故事。虽然他们是来自当时中原人眼中文化落后的东夷地区,却特别懂得丧葬礼仪,连孔子都专门在《礼记》里表扬了他们。

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一个深刻观点:文明和道德并不分地域。看似偏远地区的人,也可能比中原人更懂礼仪孝道。"谁谓东夷子"这一反问特别有力,直接挑战了当时人们对"夷狄"的偏见。最后"丧善居"三个字,用他们擅长守丧这件事,生动展现了人性的共通之处。

整首诗短小精悍,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打破了地域歧视,告诉我们评判人要看实际品行,而不是出身。这种超越时代局限的平等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示。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