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峰在桂林城内贡院后旁无培塿坡陀特起如浮屠登其颠俯瞰院中时假为制府行馆上元前后于峰之上下张镫设燕此粤西仅见之盛事也
独秀峰高压暮烟,六鳌齐驾绕诸天。
长春国傍星轺起,不夜城瞻斗极悬。
藻火争辉排绣闼,烛龙衔耀照华筵。
已将圣泽开生面,百粤风光拱万年。
长春国傍星轺起,不夜城瞻斗极悬。
藻火争辉排绣闼,烛龙衔耀照华筵。
已将圣泽开生面,百粤风光拱万年。
现代解析
这首《独秀峰》描绘的是桂林城中独秀峰的壮丽景色和热闹的上元节庆典,充满了节日喜庆和地域特色。
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独秀峰的高耸——傍晚的云雾都被它"压"在脚下,山峰像六只神龟驮着仙境悬浮天际。这里把静态的山写得气势磅礴、充满神话色彩。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上元灯会的盛况:长春国的使者(星轺指官员车驾)到来时,整座城亮如白昼,灯火与北斗星争辉。宫殿门窗(绣闼)装饰着华丽的纹饰,烛龙(传说中衔烛照明的神龙)般的灯笼照亮宴席。诗人用"藻火""烛龙"这些典故,把普通灯会写得如同神话场景。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皇帝的恩泽(圣泽)让岭南(百粤)展现出全新面貌,这样的风光将永远流传。既赞美了节日,又歌颂了太平盛世。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是写一座真实的山和普通灯会,却通过神话意象(六鳌、烛龙)和夸张手法(压暮烟、不夜城),把现实场景写得如梦如幻,既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又传递出节日的狂欢气氛。最后还不忘歌颂朝廷,是典型的"以美景颂盛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