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秋思)

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
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相见欢(秋思)》写的是一个漂泊多年的人,在秋夜里孤独沉思的场景。

上片开头"十年湖海扁舟"直接点出主人公十年间像一叶小舟般在江湖漂泊,暗示他居无定所的艰辛生活。"几多愁"三个字概括了这些年积压的愁绪。后两句用"白发青灯"这个画面感很强的意象,白发代表岁月流逝,青灯暗示孤独,而"不宜秋"三个字很妙——秋天本就容易让人伤感,对满腹心事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下片通过三个短句"中庭树。空阶雨"勾勒出一个冷清的画面:院子里的树,空荡荡的台阶,下着雨。这种环境让人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思悠悠"说明他的思绪又长又乱。最后两句像是总结一生:在五更天(凌晨3-5点)这个最寂静的时刻,独自品味着无人理解的寂寞心事。

整首词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扁舟""白发""青灯""空阶雨"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可见可感 2. "不宜秋"这种反常规的表达,比直接说"很愁"更有感染力 3. 最后把"一生心事"和"五更头"联系起来,暗示这种孤独感伴随了大半辈子

读这首词,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历经沧桑后的孤独,不是年轻人为赋新词强说的愁,而是岁月沉淀后的真实心境。作者没有直接倾诉有多苦,但每个画面、每个用词都在传递这种情绪,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动人"的魅力所在。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